1. 本研究旨在通过独立测量体密度和颗粒密度来测量颗粒岩样品的孔隙度。
2. 修改后的体密度方法使用石英粉末作为包覆材料,可扩展颗粒岩样品的尺寸范围至75-8000微米。
3. 颗粒岩样品的有效孔隙度与原始颗粒大小有关,而贫孔连通页岩的“孤立”孔隙程度则影响了其孔隙度变化。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测量颗粒岩石样品孔隙度的方法,并探讨了不同粒径下孔隙度的变化。然而,该文章存在以下问题:
1. 偏见来源:文章只关注了“孤立”孔隙对储层特征和石油生产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如渗透率、压力等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2. 片面报道:文章只使用了一种方法来测量孔隙度,没有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或验证其准确性。
3. 无根据的主张:文章声称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测量小于1000微米的颗粒岩石样品,但并未提供实验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4. 缺失考虑点:文章没有考虑到颗粒岩石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非球形颗粒和空隙形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主张缺失证据:文章声称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半定量地测量孔隙度,并具有可接受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但并未提供足够数据来支持这一主张。
6. 未探索反驳:文章没有探讨其他学者对该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或局限性的反驳意见。
7. 宣传内容:文章过于强调该方法在储层特征和石油生产方面的应用价值,显得有些宣传性质。
综上所述,该文章存在多个问题,需要更全面、客观地考虑颗粒岩石样品孔隙度测量问题。